7月30日下午,校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卫林到招生就业处,检查指导2025年本科招录取工作及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并对全体工作人员表示亲切慰问。

徐卫林认真听取了招生就业处负责人关于2025年本科招生录取工作、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汇报。今年我校面向全国31个省(区、市)招生5900人,较2024年增加335人,在全国高校扩规的背景下,学校本科生源质量呈现快速提升的良好态势。一是省内生源质量跨越提升。省内各专业组录取分数线全面上涨,与目标院校录取分数线差距大幅缩小。其中,物理(物理+化学)类最低投档线537分,位次逆势上升6472位,全省高校排位较上年上升一位;历史类投档线为559分,位次上升483位,全省高校排位较上年上升一位。二是省外录取数据亮眼。在已录结的25个理科招生省份(含综合改革)中,23个省份录取位次值上升,10个省份提升7000位次以上,浙江、河南位次提升36000位以上,12个省份超各省特招线30分以上;在已录结的13个文科招生省份中,11个省份录取位次值上升。4个省份提升2000位以上,8个省份超各省特招线20分以上。三是艺术类生源稳步提升。湖北设计类投档分数631.2分,位次上升338位。服装表演专业继续保持省内第一;在已录结的10个普通艺术类招生省份中,9个省份录取位次值上升。

徐卫林在听取汇报后,对招生、就业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肯定。他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对招生录取工作人员、招生宣传人员,以及服务在学校人才培养战线上各个岗位上的同志们表示感谢和慰问。
徐卫林就做好招生录取工作提出三点指导意见。一是今年本科招生工作成绩显著。今年我校本科招生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多个省份录取最低分较往年大幅提高,平均录取位次显著前移,尤其在重点生源省份表现强劲。大批远超各省“特控线”的优秀学子踊跃报考,生源结构优化、质量提升趋势明显,为学校高质量人才培养构筑了优越起点。2025年招生成绩的取得是学校快速发展下的必然反应,也是全校师生“人人都是招生宣传员”的成效,同时也是招生部门科学调控、创新宣传的结果。
二是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凸显。招生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近年来,学校狠抓人才培养质量,在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取得卓越成效,学生在国家级学科竞赛中屡创佳绩,毕业生深造率、就业质量稳步提高,展现出扎实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基本形成了“优质生源慕名而来,优秀人才自信而出”的良性循环。
三是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改革力度。招生就业处要联合教务处、学院等部门做好生源质量分析,让数据赋能,持续优化学科布局与专业结构;要进一步完善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更科学的培养,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系统增强学生核心竞争力;要进一步研究招生工作,科学分配招生专业、计划;要进一步提升宣传实效,强化日常互动与集中宣传相结合。
徐卫林强调,招生工作的突破是学校综合实力进步的缩影。学校将以提升生源质量与人才培养成效为双核心驱动力,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创新,持续锤炼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一流人才方阵,不断开创国内“双一流”高校建设的新境界。
据悉,我校2025年本科招生录取工作于7月初启动,各项工作严格遵循教育部和教育厅的相关部署与要求,按既定计划稳步、有序推进,录取通知书分批陆续发送。(牟迪 汤若釴)